韶关市翁源县因翁山八泉得名,《翁源县志》记载:“昔有二仙翁游息于此,泉水汇池,饮者多寿”,故称“翁水之源”。这方水土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为兰花生长提供了理想条件。1988年,当地首次成功试种兰花,由此奠定了产业发展基础。如今,这里已形成绵延十里的幽香兰花长廊,更荣获“中国兰花第一县”的美誉。
为保障调研工作的深度与实效,调研小组在出发前专门召开筹备例会,系统梳理各项前期安排:一方面提前与德芳兰园、兰花研究院完成对接,明确参观路线、访谈对象及重点观察方向;另一方面备齐相机、录音笔、笔记本等调研工具,确保关键信息完整记录;同时围绕兰花种植技术、电商销售模式等核心议题,精心拟定访谈提纲,为调研的顺利开展筑牢基础。
德芳兰园于 2002 年 5 月在翁源县江尾镇兰花种植基地正式建园 ,历经二十余年发展,种植盆数从最初的 5000 盆增长到如今的 200 万盆 。该兰园专注于国兰及交配兰的经营与种植,这里的兰花株形雅致、花大色艳、叶色油亮、香味纯正,深受市场认可。
实践队进入兰花种植大棚,近距离观察兰花生长环境。大棚内依托智能化温控系统精准调节温湿度与光照,为兰花提供适宜生长条件;园内不仅培育着春兰、蕙兰、建兰、墨兰等多个国兰品种,更有自主研发的稀有品种。此外,工作人员还强调:兰花从选种、育苗到栽培的全流程都遵循标准化管理,以此保障兰花品质稳定。
在电商直播蓬勃发展的浪潮下,德芳兰园紧跟趋势组建了专业直播团队。实践队成员现场观摩时看到,主播既介绍产品,也详解养护知识,引得众多爱好者互动;兰园采用 “直播 + 社群营销” 模式,客户复购率高,再加上定制化包装保障物流无损,客户满意度颇高,助力翁源兰花借直播走向全国。
技术人员现场示范,讲解如何精选株型协调的兰花品种,搭配素雅的盆器,通过高低错落、色彩和谐的布局,打造极具观赏性的组合盆栽。
组盆不仅讲究兰花的搭配,还需注重细节装饰。菖蒲与青苔常作为点缀,衬托兰花的清雅气质。保湿环节同样关键——技术人员特别提到,园内优选花生壳和木屑作为保湿材料,相比常见的石子,它们能更有效地维持盆土湿度。
在专业指导下,调研小组成员纷纷动手尝试,亲身体验兰花栽培的巧思与乐趣。
广东(翁源)兰花研究院于2018年12月成立,是由三方合作投资成立的广东翁山兰花研究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兰花新品种开发保护、兼具栽培、种植和销售功能的新型专业机构。
“仙鹤锦”飘逸如鹤,“北江牡丹”雍容华贵,“仙邑牡丹”端庄典雅——实践队成员们漫步在兰花知识长廊,一幅幅兰花摄影作品在眼前徐徐展开。成员驻足细赏每一株兰花的独特风姿:或瓣型奇绝,或叶艺精妙,在光影交错间诉说着兰花品种培育故事。
透过密闭的观察窗,组培实验室内的景象令人惊叹——数以百计的编号培养瓶整齐排列,珍稀兰花品种正在无菌环境中静静孕育。这些看似简单的玻璃器皿,实则承载着翁源兰花产业的未来。目前,研究院已建立起包含500份兰花种质资源的基因库,并成功培育出多个兼具市场价值与环境适应性的新品种,为“中国兰花第一县”的持续发展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科技动力。
“兰花朵朵绽放,谱写着乡村振兴的新篇章。”如今的翁源县,兰花元素随处可见。随着科技发展,各类兰花衍生品不断涌现。通过本次实地调研,我们深入了解了兰花的方方面面。实践队文创小组深受启发,因此创作了一系列手绘草稿。
在本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广州理工学院“‘翁’往无前,‘源’梦乡野”社会实践队通过翁源之行,深刻体会到一朵兰花背后的产业振兴故事。
从德芳兰园的智能化种植到电商直播新业态,再从研究院的种质创新到兰花文化挖掘,我们全程见证了科技赋能传统农业的生动实践。特别是通过亲手参与组盆、观察组培等环节,使我们对“中国兰花第一县”的产业底蕴有了更深切的体会。
此次调研不仅拓宽了我们的专业知识视野,更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青年学子在乡村振兴中的责任与担当。展望未来,我们将持续关注翁源兰花产业发展,用青春智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