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栏目
    组织热点

    这个夏天,你我“童”行丨建筑工程学院——阳光“童”行实践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发布时间:2024年08月09日 字体大小:

    为进一步加强安全教育管理工作,切实增强青少年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能力,阳光“童”行实践团以“预防溺水,安全“童”行”为主题,发起了一场旨在提升青少年及儿童防溺水意识与自救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从启动到深入实施,再到成果展现,每一步都凝聚着青春的力量与爱的传递。

    阳光“童”行实践团来到海门镇莲花峰公园沙滩,投身于海门镇防溺水宣传活动中。在活动现场,同学们与镇政府工作人员相互配合,并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讲解、游戏活动、模拟演练等形式,耐心地向青少年及儿童普及防溺水知识和急救技能,从识别危险水域到紧急自救技巧,每一个细节都力求深入人心。他们的声音,如同夏日里的一缕清风,吹散了人们的疏忽与大意。

    理论知识是基础,实践操作是关键。实践团队员们在沙滩上组织了实操演练活动,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孩子们亲身体验了如何使用救生圈、如何正确进行心肺复苏等紧急救援技能。这些实战演练不仅增强了孩子们的自救能力,也让他们深刻体会到了生命的脆弱与宝贵。同时,实践团队员们不畏酷暑、不辞辛劳,用自己的热情和汗水为孩子们筑起了一道坚实的安全防线。他们的身影成为这个夏天最美丽的风景线。

    此次阳光“童”行实践团的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和扎实的宣传教育工作,高效普及了青少年及儿童的防溺水意识和提高了自救能力。实践团队员们不仅展示了广州理工青年学子的多面才能和社会责任感,也提升了一定的专业技能,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成长。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学以致用,服务社会”的理念,也为其他青年学子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阳光“童”行实践团,带着无限的热情和责任,以“普法润心,护童成长”为主题,奔赴汕头市海门图书馆,开展了一次意义非凡、旨在增强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提高未成年人合法地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的普法暨安全教育活动。

    活动伊始,实践团队员们首先通过讲解包括普法、校园欺凌、防范性侵犯、禁毒等主题知识,增强了当地未成年人的法律意识;并普及灭火器使用方法,增强了青少年的安全意识,实践团队员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普法教育的使命。

    实践团队员林浩龙还通过生动的案例,将法律知识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让枯燥的法律条文变得鲜活起来,让青少年们深刻认识到法律不仅是社会的基石,更是保护自身权益的利剑。

     为增强普法教育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实践团还设计了法律咨询、法律问题、生态环境普法小游戏等活动,使青少年积极参与其中,笑声和掌声此起彼伏,知识与欢乐在空气中交织。通过此次活动,不仅帮助他们树立了正确的学法用法意识,增强了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也助力着他们形成正确的法治观念和道德价值观,并培养他们的公民责任感。

    阳光“童”行实践团及社会各界力量将持续关注乡村未成年人的成长需求,不断创新防溺水教育方式方法,同时积极参与乡村法治建设,为孩子们营造一个更加安全、健康的成长环境,为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农村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